五爱教育|爱国篇|欢庆元宵,团圆喜乐

来源:爱国篇 2024/02/25

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,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夜为“宵”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也是一元复始,大地回春的夜晚,人们对此加以庆祝,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。

元宵习俗

1.吃元宵

元宵作为食品,在中国由来已久。最早叫“浮元子”后称“元宵”,生意人还美其名曰“元宝”。北方”滚”元宵,南方“包”汤圆,皆取团圆之意,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,年年欢聚。

2.闹花灯

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,起源于汉明帝时期。正月十五夜,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。街头巷尾,红灯高挂,正如辛弃疾词中所述: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”。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延续至今,表达了对来年的美好祝愿。

3.舞狮子

舞狮子,又称“太平乐”。一般由三人完成,一人充当狮头,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,另一人引狮,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。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,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。

4.猜灯谜

猜灯谜又称打灯谜,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。把谜语写在纸条上,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。

5.踩高跷

踩高跷是元宵节的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活动,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。踩高跷是用木棒做成的支撑点,绑在腿上,表演者可以在其上行走自如,并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。

花灯逢元夜

今宵共团圆

祝愿全体师生

愿愿成真

圆圆如意